評論:鄭丁賢‧怎麼挑選候選人?
2009-09-30 20:24
國陣還是決定派莫哈末依沙上陣,這是地方政治的考量;依沙擁有地方政治所需要的條件:人脈和關係。
至於其他的問題,那就不用說了。
巫統要的是勝利。
我只想說個故事:
1992年,來自美國南方小州阿肯色的年輕州長克林頓,尋求民主黨提名競選總統。
當時,民主黨已經連續輸了多次總統選舉,民意支持率低,黨內士氣消沉,領導層也沒有方向。
而共和黨在里根振興經濟,加上老布什打贏海灣戰爭的激勵下,勢力坐大,氣勢如虹,十拿九穩,頗有一黨獨大的威風。
克林頓此時喊出“新民主黨人”的口號,提出重建民主黨的理念。
他擺脫過去民主黨人的空泛,實際的切入人民的想法,連接人民的期望,提出種種實際的政策。
民主黨人被克林頓的朝氣和活力所感動,選出克林頓代表民主黨參選總統。
接下來,就是克林頓的搭擋,副總統的人選。
民主黨精英和智囊團,屬意找一個和克林頓背景完全不一樣的搭配,譬如要年齡偏高,來自北方,比較傳統的民主黨人。
如此設想,是要擴大票源,爭取北方各州和保守選民的支持。
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取得勝利。
但是,克林頓獨排眾議,找了同樣來自南方,年輕,有改革想法的戈爾。
他的幕僚問他原因,克林頓答說:“I could die”(我可能會死的)。
這句話的意思是,若是中選總統,萬一我死了,副總統是要取代我的人。
如果是一個老派民主黨人升正,那麼,民主黨就走回老路,繼續暮氣沉沉,等著被選民遺棄。
相反的,如果副總統和我的理念一致,那麼,他就可以繼續貫徹改革,走新的路向。
換句話說,選舉的勝利是短暫的,改革和提昇才是長遠的。
如果克林頓為了眼前的需要,拼拼湊湊選一個候選人,也許能夠討好部份選民,但是,長遠來說,對政黨是持續的傷害。
克林頓的眼光,超出一般政治人物的水平,他看到的是長遠和全面,他把理想置於短期利益之上。
結果,克林頓和戈爾的搭擋,出乎意料,獲得美國人民認同,擊敗了共和黨的老布什。
也基於此,民主黨的革新和生命力,從克林頓傳到奧巴馬,生生不息。
東方從政者,通常懂得選舉遊戲的玩法,卻忽略了它的內涵,可惜!
星洲日報/馬荷加尼‧作者:鄭丁賢‧2009.09.30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