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Days are gone in KLSE

Get a free trial on EXPERT STOCK SCREENER!

投資甚麼漲甚麼”‧好日子結束了

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將結束,全球資金行情開始冷卻。主要經濟體各有困境,全球經濟走向“不完全的復甦”。資金面開始降溫、基本面缺乏動力……,QE結束,我們即將走入“零利多年代”。

零利多年代
6月30日,或許會是一個值得紀念的里程碑。如果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沒有違反承諾,這一天,他將暫時關閉運轉兩年的美元印鈔機,正式結束金融海嘯後快速帶領全球走出流動性危機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但這個世界的經濟已經做好面對流動性降溫的準備嗎?跨過這個象徵“後QE時代”的里程碑之後,邁入金融海嘯後的下一階段,全球經濟與投資環境又將走向哪一個境地?
“險峻,這是我對目前全球經濟局勢的形容;至於未來一年,則是充滿挑戰。”今年78歲的諾貝爾 經濟學獎得主菲爾普斯(Edmund Phelps)接受《今週刊》專訪時,描述著全球經濟的未來走向,“若把時間拉得更長,趨勢或許仍會向上,但你不用期待經濟能重回海嘯前的盛況,我們幾乎 不可能回到過去的榮景了。”

買氣熱絡
只是美元貶值造成的假象
美國復甦中斷
菲爾普斯的預言,宣判了全球經濟基本面在後QE時代的“零利多”格局。他或許不是當今最具知名度的經濟學家,不曾發表太過於誇張嚇人的言論,也不會憤世嫉俗措辭強烈地批評政策,除了在經濟學的專業範圍,菲爾普斯的能見度與曝光率並不高。
然而,他的預言卻輕忽不得。
早在2003年,菲爾普斯就呼吁美國政府必須考慮提高稅收,藉此降低財政赤字,“當時我說,加稅雖然會造成經濟成長的壓力,但政府越是晚做,所承擔的結果就會越加痛苦。所以,我對目前美國苦於赤字高掛的窘境並不意外。”
而在2006年,當他剛剛獲得諾貝爾獎時說:“我最擔心的,是現在的人們看起來都太有錢了,財富充斥在各個角落,但全球經濟並沒有好到這種程度。”他強調,自己當時並不敢大膽預言將會發生金融危機或房地產泡沫,“但我隱隱感覺,接下來必然會出事。”
如今,菲爾普斯對未來經濟的展望固然不是極度悲觀,但顯然他也看不到值得樂觀的理由,而這樣 “零利多”的經濟命格預言,可從美國開始說起。這個國家,曾在今年第一季因為樂觀的經濟展望而獲得大量資金流入,在新興國家普遍陷於通貨膨脹危機的當時, 一度被誤認為是2011年的投資新亮點。
距離QE2結束不遠,美國紐約曼哈頓的街頭巷尾人潮洶湧,商店裡擠滿了購物民眾。
不過,某店家的老闆說:“生意很好,因為來自國外的觀光客變多了,我想多少和美元貶值有些關係吧!”
曼哈頓是美國觀光重鎮,城裡的景氣榮枯忠實反映著美元匯率。只是,美元貶值所創造的榮景,卻不見得能夠反映真正的美國景氣。

失業問題至今無解
榮景難再現
除此之外,美國工業部關於“初領失業救濟人數”的報告,一直意味著美國就業市場仍然沒有看到象徵復甦的春燕飛至。
“可惜,對於搶救失業這件事,聯儲局能做的本來就不多。”相較於各界猛烈抨擊伯南克和他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菲爾普斯認為“情有可原”。
他表示,聯儲局的首要目標並不是增加就業,而是確保經濟不至於走向通貨緊縮,“在金融海嘯之後,量寬是伯南克試圖擺脫通縮的唯一選項,若能增加就業,則是附加價值。”
菲爾普斯認為,美國應該不會推出“QE3”,畢竟通縮危機已經解除,但接下來要面對的失業問 題,才是真正棘手的大挑戰。一方面,量寬政策結束,即使效果有限,但它終究是過去兩年美國唯一的景氣強心針;“另一方面,債台高築的美國,現在也沒有能力 祭出更多的財政政策來刺激就業市場了。”
“提高就業率的根本之道,在於政策引導出企業提昇創新的能量,這很難,對於現在的美國而言則更難,所以我認為美國經濟未來即使復甦,也不會‘完全’復甦。”
當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失業率將常態性地穩居高檔,世界經濟也就像是“上有鍋蓋”,“經濟零利多”的宿命由此展開。除了美國之外,近來情勢不斷惡化的歐洲國家債務問題,在菲爾普斯眼中,也是一道恐將衝擊全球,但至今卻仍然無解的難題。

歐洲危機擴大
後果難料
6月13日,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將希臘長期主權信用評級連降三級,從B降到CCC的全球最低水平,距“違約”只有4級。標普警告,希臘可能成為歐元區有史以來第一個主權違約國。
信評機構穆迪(Moody’s)本月1日也把希臘調降三級到Caa1,僅高於厄瓜多爾。另一國際評級機構惠譽(Fitch)對希臘的評級是B+。
“一旦違約,恐怕就是全球性的影響!”菲爾普斯指出,歐洲各國理所當然必須對希臘持續紓困,但他目前所看到的是,各國礙於政治因素,紓困動作綁手綁腳,“因此,我到現在還看不出希臘危機有妥善解決的方法,而我也不敢說往後將會如何發展。”菲爾普斯苦笑著說。
 
(星洲日報/投資致富‧國際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