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an opportunity tree for yourself


趁年輕為自己種一棵機會的樹
2012/06/21 18:29:49瀏覽106|回應0|推薦2

<趁年輕為自己種一棵機會的樹>

年紀超過35歲之後,在金融業服務已有十年的小涵,突然覺得自己像個洩氣的皮球,做甚麼事情都提不起勁。

小涵有時半夜回想自己的倦怠感,會覺得,剛進入金融業的時候,活力十足,甚麼金融證照都去考,也懂得放下身段,從推廣信用卡、基金、保險都親力親為,慢慢晉升到銀行理財專員與財富管理中心的財務顧問。

但是現在,她卻感覺自己的明天不知道在哪裡?如果繼續在原單位服務,好像日復一日重複既有工作。但要她往外另闢市場,她又覺得膽怯與害怕。最重要的是,小涵根本不知道外面的新機會在哪裡?

朋友,你也有這種困擾嗎?工作了一陣子,才發現被困在既有的工作領域中,上也不能、退也不得。又或者,你還年輕,根本沒有這種煩惱?

俗話說,「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事前能對長遠未來有所準備的人,才能為人生每個階段做出最佳準備。

對準備踏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如何在求學期間為自己打下專業的學識基礎,加上良好的品格、積極的工作態度與求職精神,應該就不難為自己找到好的工作機會。

可是對於已經進入職場者,如果看不見職涯的發展階段,就很容易錯失提前為下一個階段做好準備的黃金時期。這道理就好像肚子餓想吃蘋果時,才想要種蘋果樹,根本來不及。

認清職涯四階段  提前布局下一輪的競爭力
一般來說,現代年輕人踏入職場約莫是在25歲之前,一直到65歲退休時,大概會歷經四個階段,大致說明下:

一、黑暗札根期(25-35歲):此時期是累積實力與培養經驗的階段,同時也在型塑自己的志趣與想法,為下一階段能找到自己最熱愛、且最擅長的職業生涯做準備。

二、黃金成長期(36-45歲):這一階段屬於職業生命的起飛期,如果前一階段做好準備的人,此時就能在自己喜歡且擅長的領域內,積極衝刺,並享受成為該領域之專業佼佼者或領導幹部的成果。

三、結果收成期(46-55歲):這一階段屬於職業成敗的分水嶺,你是屬於職場上的前段班、平凡上班族或失去競爭力的末段班,都在這一個階段有特別明顯的差異。

末段班工作者在這一階段會擔憂中年失業、裁員與減薪,平凡上班族則在此時開始進入退休前期,至於職場前段班者,則會在這一階段異軍突起,飛上枝頭成為人人羨慕的高收入族群。

四、豐碩圓滿期(56-65歲):前一階段未被淘汰到末段班的平凡上班族,只要前一階段有做好退休前期的準備,此時就可以享受準備退休的生活。至於前段班的工作者,只要持續保持高峰期的學習、成長,就能進入圓滿豐碩且充滿睿智的職涯燦爛期。

至於中年擔心失業,又沒有趕緊補強競爭力的末段班工作者,自然會在這時後陷入生涯困境。這些被迫提早退休或晚景淒涼者,不少人都曾是少年得志、年輕時有過燦爛職涯的一群人。

隨著年輕人延後就業,以及社會高齡化的發展,第一與第四階段都有年齡向後延的趨勢。但不論怎麼說,一個人在職場的生命約莫四十年左右,有人更短,而也有人更長。

每一階段的競爭力,都來自於前一階段是否有為將來做好未雨綢謬的準備。以小涵的狀況來看,她正好處於準備進入第二階段的尷尬階段。而糟糕的是,她在職涯第一階段雖曾靠努力打拼而闖過了黑暗隧道期,但是,她卻忘了去思考,自己下一輪最想做且最熱愛的職涯方向為何?

如果目前的工作是她深思熟慮後,認為可長期發展者,她就可在此時積極衝刺,做到盡善盡美。若否,她也該及早為轉行做好各種準備,才有辦法為自己創造不一樣的機會。

因為小涵沒有在職涯扎根打底期,思考清楚未來她的職業生命該往哪個方向發展好,等到她快進入職涯穩定成長階段時,她就會忐忑不安,不知道是否該在既有領域發展下去。

職涯如一棵樹 根扎得越穩 日後機會越多
人的職業生命就好像一棵樹,年輕時可以莽莽撞撞地在地底扎根、亂竄,但等到年紀漸長,枝繁葉茂後,轉型的困難度會越來越高,要想跳槽、轉行也日益不可能。

如果小涵再次錯失於第二階段做好適時的調整和準備,則她目前的困境將會延伸到第三階段,讓她中年後為了養家活口而不得認命地變成平凡上班族。

我們會看到很多人年過中年以後,忽然左右逢源,成為搶手的職場紅人;也會看見有人進退維谷,不敢輕易轉職,只為了餬口飯吃或保住日後的退休金。

你想要成為年資越長,機會越多的人?還是馬齒徒長,日益認命的人呢?完全在於年輕時有沒有趕緊為自己布局好一棵機會的大樹!
(待續)

---本文摘自《為什麼超人才能有加薪機會---尋找成功機會的步驟》卷3-3: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44853



�X�B: 趁年輕為自己種一棵機會的樹 - 地球人抱抱--王志鈞財經工作室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solon8888/6564591#ixzz1yLUUuXKL